找到相关内容73篇,用时27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朱子学与唯识学心性论比较

    子学对性说法性、气二分结构明显表现出以上两点相同特征。  首先,在关于性说法上,“其意若谓人之身具此行,即有此性,有此性则有此理,与生俱生,完具无欠,只为蔽于私,所以不行。若能公,则此理便是...精神积极回应,产生了具有以吸收发展佛学为特征宋明理学。而朱子学作为宋明理学集大成者,则在心性论上亦表现出受到佛教思维形式影响。但另一方面,由于根本观点立场不同,两者在具体结论终极关怀上...

    聂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2661685.html
  • 《再论〈坛经〉问题》读后

    定即是慧定慧等之言说。这中间要是抽去了一部分带有重复解释文字,简单就是:“东京荷泽寺神会上,每月作坛场,为人说法;立定慧等,立无念,立见性。”不意钱先生却没把立无念立见性两个立字也看进去,只...出家弟子们有那些闲工夫,整天打坐修什么四禅八定居士们,出来呵斥他们,说他们那样说法做法,是小乘,是声闻,是蕉芽败种!于是塑出了他们理想中居士及大乘菩萨模型来。如文殊菩萨、维摩居士等,都在他们...

    杨鸿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3163990.html
  • 大乘不离小乘

    摄决择分(五十至八十卷),论述十七地深隐要义。三、摄释分(八十一至八十二卷)。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r阿含经”说法仪则。初明说法应知五分,次明解经六义。四、摄异门分(八十三至...mdash;菩萨家。参加这些教团有出家导师(僧侣)在家信家。他们中间一部份人为了修持传教需要,编辑了阐述大乘思想实践经籍,起初为般若系经典,以后又有“妙法达华经”、...

    蔡惠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31664159.html
  • 汉画像艺术中佛教内容

    杜撰,经专家学者剖析已予以否定。西汉哀帝时说法东汉明帝时传入说法,目前较能为大家认可。以上两朝年代相差约70年,间隔较近,综合两者说法,佛教传入汉土年代约在两汉之间即公元一世纪左右。这时主要是...中国人实用主义哲学、宗教特点且老子不仅是两汉以来黄老之学所推崇对象也是魏晋玄学所推崇,其在人们心目中地位在佛之上。把佛屠比附于中国天人、神仙可以降幅纳吉说法,而且把佛教里一些教义道家、...

    刘振永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70464789.html
  • 大迦叶给我们启示

    才学德行之优就不必说了。我国佛经翻译,也十分严谨。联想起近十多年我国出现佛经白话翻译热,就有许多事值得思考。我们不能要求听过佛说法证得道果的人来做,这也是不现实。但是否可仿照古代译场做法,...在印度鸡足山上还见过尊者大迦叶,并且还皈依了他。"  大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头陀苦行著称。我觉得熟识一下尊者行状,对我们今天佛教徒及对佛教继承发展,将会得到很大启示。为此,我们据经...

    林克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74066024.html
  • 论佛教“四句推捡”

    ”是自他共因而生吗?按“四句推捡”规则,这里自他共因应该是“一念心”之自因“尘”之他因相结合而成共因,但智顗却说是“根”与“尘”相结合共因,这两种说法之间有矛盾吗?回答是没有矛盾,因为,...都是自然地形成偶然论。此中,我们可以看到清辨时期(六世纪)学界方面说法中观派与它们论争。不过,月称反对清辨这个注释,他以为这些恶因应列入自他因中,并应该受到批判。  注释:  ①、 指世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52938337.html
  • 刚晓法师:话说佛教之一

    说法狭义说法,广义说法是指整个佛教典籍,象咱们平常说《大藏经》,我们一般是说狭义说法。  律是没话说,就是佛教徒生活、行为规定解说,关于这方面书都叫律典。“律”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订...小老弟儿。顺溜就好了。  感谢叶老师给我这个机会,也感谢小老弟儿们捧场。一直以来,我想就这个题目找机会讲一下,可是总有些劰(m )不开,为什么呢?南怀瑾老先生有这样说法,说:有人要弄什么什么概论,...

    刚晓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73541327.html
  • 刘元春及著作《马祖道一禅法评析》

    根本教义。当然,祖师们为了应机说法,在不同时间、地点,对不同人物、事情,用不同概念、词语来表达,就出现了不同解释。但大致是指众生思维功能思维活动(心识)、大乘佛教所说精神性本源本体(真如...而达到彻悟。从整体上看,禅宗南禅从慧能到他弟子神会、怀让、行思、慧忠等第二代,主要是用正面说法引导来传授禅法,然而到了马祖道一、石头希迁等第三代之后,采取暗示、反诘语句、动作乃至棒喝方式传授...

    刘元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3042503.html
  • 《瑜伽师地论》简介

    诸经特别是《阿含经》说法解释仪则,初明说法应知五分,次明解经六义。第四摄异门分,略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所有诸法名义差别。第五摄事分,略摄十七地有关三藏特别是《杂阿含经》等众多...〉〈意地〉。(6)《决定藏论》,三卷,真谛于梁代(一作陈·永定元年到太建元年间,即557~569)译出,相当于本论第五十一至五十四卷〈摄决择分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以上皆本论部份异译。本论另有西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2247169.html
  • 何时才能得解脱、成佛

    说法《大毗婆沙论》是一样,也就是说狭小道声闻,最快的话是三世;可是声闻中也有修广大道,像舍利弗,他是六十劫才得解脱。   (三)《十住毗婆沙论》卷1,大正26,20b1-6:   问曰...乘者或一世、或二世,或更多世而得解脱,快慢不一定,这是随著根机利钝与先世宿行因缘而有不同。如果过去世种因缘很深的话,那就更快。行辟支佛乘者,要七世或八世得度。《十住毗婆沙论》说法与《大智度论》稍有...

    释厚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1351778.html